施工技术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施工技术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施工技术总结1一、质量管理组织
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郑金恒担任组长,李春林任副组长,组员有朱栋、贾延奎、朱顺超、陈实、王洋、杨志彬、胡国良以及各分包单位技术员及质检员,组成内部质量自检体系,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监督。
二、质量管理制度
1、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坚持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并用现场分析会、现场观摩、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全员的质量意识,并在施工中严格工序控制。从材料的采购供应、质量验收到各工序的施工过程均进行全过程管理,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来保证各工序的质量。
明确从项目领导到各分包单位相应的质量责任,每个质量控制环节都要指定质量负责人,实行质量责任制,质检和试验部门加强检测、试验力度,确保质量要求的贯彻落实。
在定期质量检查制度方面,每周由项目部总工主持质量分析会,参与项目施工的所有协作队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参加,由队伍施工现场负责人汇报上周工程的质量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及需要项目部协调的工作;由总工分析上周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与会的.专业人员共同商讨解决质量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做好记录,作为下周例会检查执行情况的依据。
三、各部门紧密配合,严把质量关
材料设备由贾延奎及队伍材料员负责严把原材料、半成品进场关,砂、石料,无合格试验报告单不进场,坚持“三检制”,既施工班组自检、队伍质量员检查、项目质量安全人员复检。进场材料、半成品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现场试验人员取样,并经工地试验室检验,填写质量检验报告单,合格后才能使用。从源头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四、质量控制任务完成情况、轧机设备基础项目
(1)轧机设备基础工程,整个工程工期短任务重施工条件受限制,我项目部担负整个工程技术、质量的重任,为了确保工程技术、质量相关指标落实到各分包单位,分包单位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依次为专职质量员、技术员再到各施工部位现场带班工长。我们采取技术交底和质量会议讨论逐级落实的措施,为每个主控项目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
(2)在定期的工程例会上,通报出现相关质量问题的单位,提高各单位的质量意识,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各单位进行质量、技术检查。做好每道工序的交接检,不合格绝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做好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
(3)在混凝土挡墙浇筑前做好自检,检查控制桩的准确性,复测模板的空间位置及几何尺寸,并复查原材料的进场许可证、实验报告是否齐全。浇筑过程中,随时抽查混凝土拌制的配合比,控制其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浇筑设备基础前,复测基础标高,对基底标高和
平整度误差超过设计允许范围内的部位,勒令其立即整改。
(4)在基础级配砂石回填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砂石配比,分层夯实,每层夯实厚度严格控制。
(5)在钢筋绑扎过程中严格控制接头率,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钢筋型号及规格以及钢筋间距,模板垂直度等问题。
(6)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塌落度进行现场实测实量,浇筑墙板过程中要注意浇筑高度,有专人进行模板加固并加强振捣防止出现马面现象,现工程将于10月8日粗轧机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精轧机基础底板浇筑完成。
(5)质量控制成果
以郑金恒为组长领导的整个威海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整个工程到现在,未发生一起质量事故,未接到业主和监理的下发的一份有关质量整改的通知单。这样的成果离不开像李春林和郑金恒这样的“老师傅”对质量控制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也离不开所有现场管理人员不辞辛劳的严防死守。郑经理曾说过:质量控制其实没什么难的,其实就是规范与实际结合。
五、质量管理规划
随着工程的逐步推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项目部人员质量意识有待提高,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工程质量监督执法不严的情况时有发生,监督执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情况,将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提高工程质量监管的有效性,建立并落实相应的奖惩制度。
2、注重做好施工图建筑节能审查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加强原材料管理,确保使用材料的质量。
3、强化总包部及各分包单位的内部自律,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威海海鑫上海宝冶项目部
施工技术总结2紧张的20xx年即将过去,这一年可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我在同事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高标准要求自己,出色的完成了上级领导交代的各项任务,也从工作中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将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将我这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管理: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促进施工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在这一年中,我努力学习各类项目管理书籍,在管理的过程中总结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对机操手、工人放下包袱大胆管理、耐心讲解、把他们的消极思想转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管理。
技术:技术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从开工前的图纸会审,编制各项施工措施、方案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定位放线、开展施工测量,最后到工程结束后的工程复测无不存在。它要求我不但要能熟练使用各种测量仪器,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针对这一问题,在工作中我采取了使用各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加强了对外业和内业的校核工作,确保了不会出现失误。施工测量工作与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项工作前我必须了解设计的内容、性质及其对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熟悉图纸的尺寸和高程数据,了解施工的全过程并掌握现场的变动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施工测量工作能够与施工密切配合。
20xx年我先后参加了某某某工程、某某某建设工程、某某某工程、某某道路工程等项目的建设。在施工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在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上的优势,把技术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努力锻炼自己成为一名技术型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到了搞管理懂技术,杜绝了盲目指挥、乱指挥,避免了反攻、窝工等现象的发生。施工现场的得心应手,使我充分意识到了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是从事现场成功管理必不可少的条件。
20xx ……此处隐藏26172个字……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
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并不规定对其它等级公路铺筑高级路面时,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规定值。
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
3、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
在特殊潮湿地区,路基上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作出了若干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实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23个百分点;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当用于下路床及其下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加生石灰,通常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4、黄土路基填筑及压实
(1)黄土路堤施工时,应做好填挖界面的结合(纵向),清除坡面杂草,挖好向内倾斜的台阶。如结合面陡立,无法挖成台阶时,可采用土工钉加强结合。
(2)土含水量过小,应均匀加水再行碾压;如含水量过大,可翻松晾晒至需要含水量在进行碾压,也可掺入适量石灰处理,降低含水量。掺灰后应将土、灰拌匀,其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
(3)土透水性差,干湿难以调节,大块土料不易粉碎,使用前应通过试验决定措施。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黄土。新黄土为良好填料,可用于填筑路床。黄土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大于10CM的块料,必须打碎,并应在接近上的压实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密实。
(4)根据设计及时修筑外侧边缘的拦水、截水沟构造物和急流槽,将水引至坡脚以外,对高度大于20m的路堤,应按设计预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压密固结产生的压缩下沉量。
(5)黄土地区应特别注意路基排水,对地表水应采取拦截、分散、防冲、防渗、远接远送的原则,根据设计及时做好综合排水设施,将水迅速引离路基。在填挖交界处引出边沟水量,应做好出水口的加固。
二、路基路面排水
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许多路基病害是由水的侵蚀造成的,另外,从保护环境、不损害当地农田水利设施考虑,也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形成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在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施工排水。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地面排水
最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排水沟渠,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普遍采用浆砌片石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过去逢沟设涵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了改进,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重新布置,免去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质量。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的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使之不冲刷路基边坡。路拱横坡应≥2%
雨水排出路面有二种方式。第一种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以及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的急流槽,每隔20-50m间距设置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设超高路段的排水通过设在中央带的圆形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进行排除。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的砂砾料反滤层多改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几年研制的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直径8-30,很适用于地下排水。
三、路基防护
路基的修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不断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侵蚀,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
1、坡面防护
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等级公路的边坡,多采用种草防护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格(方型、凌形、拱型)种草防护。
2、冲刷防护
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防护
挡土墙用于支挡防护目前仍占主要。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壁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墙身圬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垛式挡土墙易于调整墙的高度,并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是一种特殊型式的挡土墙。
四、软土地基处理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建设的迅速发展,针对软土地基,在防止路堤失稳定、沉降观测控制、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对处理的软土地基用沉降速率作为铺筑路面时间的沉降控制方法控制,使得在软土地基上一次建成高级路面(而不是前期铺筑过渡路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得到了解决。
1、挤密桩当软土地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采取灰土挤密桩。
含水率过大可往孔填干土粉或石灰粉,以吸去部分水分,或快速成孔浇灌或边成孔边下套管,或成孔后下套管;含水率过小,应预先侵湿加固范围内土层,成孔顺序应先外圈,后里圈并间隔进行;对已成孔,应防止受水浸施,且应当天回填夯实;为避免夯打造成缩颈堵塞,应打一孔,填一孔;当桩孔较密,土质松软,应采取间隔跳打夯实。
2、筑路堤
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可减轻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3、土工合成材料加固
浅层(一般小于3米后)的软土地基可采用先在地表铺筑土工布,再填筑路堤,土工布起分隔、过滤、排水和加速固结等作用,从而取代常规的置换方法。
五、黄土陷穴处理
黄土陷穴是黄土地区路基施工常见的病害。黄土陷穴处理范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宜在路基填方或挖方边坡外,上侧50米,下侧10-20米。若陷穴倾向路基,虽在50米以外,仍应作适当处理。对串珠状陷穴应彻底进行处治。处理时,采用灌砂、灌浆、开挖回填等措施,开挖的方法可以采用导洞、竖井和明挖等。
通过对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总结,使我们明确了未来中国公路的发展方向以及高等级公路在施工中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解决并良好的应用于公路的建设当中去,是我们筑路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所能修出一条又一条高质量、高标准的公路以造福子孙万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光亮文秘网 www.zghbxy.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