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写作文评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同时却是一个难点。“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可以从作文的评改处着手。
不过说起批改作文,很多语文老师就感到颇伤脑筋,特别是在写作文评语时,我们往往轻率为之,三言两语,或者套话连篇、空洞无物;或者用写鉴定、做总结的语言,严肃而呆板,学生读起来索然无味,评语的教育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出来。我自己就深有感触,每次批改作文,都要绞尽脑汁地想应该怎样给学生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语,什么“语句通顺,结构鲜明“,什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什么“能够抓住人物的特点,人物鲜明的性格”……我觉得都是敷衍学生的话。
有这样一种现象不知我们的老师注意了没有,当我们把评改好的习作发到学生手中后,学生们第一件事情就是赶紧打开自己的作文本,首先看分数,然后又迫不及待的翻看老师给他们写得评语。,他们想要知道老师给自己的作文作如何的评价。有的学生看到老师给自己的评价全是赞美之词时即刻喜形于色,于是拿着作文告诉这个告诉那个我的作文如何如何得到老师的夸奖,而有的学生看到老师给自己的评价一塌糊涂时立刻垂头丧气,恨不得躲得远远的,最好是没人在意、没人来问“老师给你的作文打了多少分,给你写什么样的评语了”可见这些可爱的学生是多么的在意老师们给他们作文的评价。
无论是居于文中寥寥数语的眉批,还是居于文末三言五语的总批,作文评语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环节,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作文下评语,则是这一环节中的点睛之笔。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精妙的评语,对学生大有裨益。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燃点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恰如其分的评价,常常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指点迷津,明确改进方向,使得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怎样的作文评语才算是恰当准确的?作文评语如何能最有效地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废除以往的套话、废话,运用富有朝气、具有亲和力、带有创造性的语言,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一、作文评价的尊重性
我想这在我们的作文评改中是首当其冲的。师生之间要能够达到心灵交汇,情感交流,则需要以平等为基础,以尊重为前提。师生对话是平等的对话,对话中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这也正符合作文个性化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尊重个性,是课题理念提出的理论基础内容之一。传统教学中,作文评语往往是生硬、刻板、冷冰冰的,或是空洞的、含糊的评语,使学生觉得作文很抽象。作文本发下来以后,不是看一眼了事,就是连看都不看,使评语不能发挥其作用。其实,小学生作文不但是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所以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说教者的行象,以亲切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心灵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作文评价的准确性
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界定,能够指出学生作文的症结所在。“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
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认识事物的特点,要做到正确、客观,不拔高对学生的要求,评语也不要满是责备之词。写得时候要尽可能的详细,具体,明确,不要笼统,尤其是一些废话、套话,比如,什么重点突出,结构合理;什么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什么文章情节安排合理……这类的评语既空洞又乏味,根本无法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文章好好在哪里,不足又不足在哪里,简单的一句“语句通顺”或“语句不通”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之后还是不知如何去更进一步的写好作文的。作为评改之人的教师应该指出学生作文的病源泉,以及如何去改进。如指出文章写没写出真情实感,哪方向观察得仔细,体验得深入,哪些材料选择得既有趣,又有意义,哪部分思路开阔,想像丰富,从而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值得写的,什么是不可以写的等等。
三、作文评价的启发性
作文评语的接受对象是学生,学生能否和乐于接受并受到启示,是检验教师评语写的是否合格的尺度。学生的年龄、心理、性别、经历不同,写出的文章也会风格各异,这就需要教师变化各种语气,对学生某些不规范的语言或者不符合写作要求的习作,选取新奇的角度,巧用心思,精心设计,化抽象为浅显生动,写出能让学生读之有新鲜感,有启发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出让学生心服口服的评语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文评语的指导作用。好的作文评语也该是一段短小精悍的文字,让学生有所收获,与学生有所沟通,互相理解,同时又赏心悦目。使学生对自己习作的思考,明白不足所在,激发其改正的需要和欲望,从而增强自改的能动性。比如,我们有不少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从头到尾就只有一个标点符号,从头到尾只有一个自然段,这时可以试着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从头到尾不歇一口气的读下来,我想他定会知道自己作文时的毛病所在了。
四、作文评价的赏识性
小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造。他们写成一篇文章,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化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学生的作文交给老师之后,他们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鼓励,得到信心。
现在我们都提倡对学生的赏识教育。那么把这样的一个原则用到我们的作文评价中来也再合适不过了。对于学生作文的不足之处,教师不要过多指责和经常批评,否则,教师可能会好心办坏事,让学生失去写作信心。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学生的进步提高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的,教师若只是例行公事地在总评时写上“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想象丰富”等类似的苍白无力的评语,对于学生而言,一点收获也没有。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段精彩的片段,一句形象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是可贵之处,我们不妨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与其写一些毫无用处的评语,还不如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的进步非常快!”、 “写得棒极了,如果多看课外书,会有更大的提高!”、“看到你写的作文,简直是一种精神享受!” “太好了!你能展开合理而又丰富的想象,使故事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结尾令人回味无穷,老师真是自愧不如。真希望早点读到你的下一篇作文。” ……此处隐藏3305个字……/p>
多,保留着学生做课堂笔记的痕迹;接着,注意记录教师的教法;最后,还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和反映。这三个层次的侧重点不一样,但这类听课记录还是以学为主要目的。
2.能动型
随着自身教学经验的丰富和听课次数的增加,脑子里多了一些参照系数,于是就从“看热闹"进入到“看门道”的阶段。这时候的听课记录,能辨得出好在哪里,差在何处。这是一种由表及里的记录,是一种感性把握上升到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记录
3.评课型
评课型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的常规性的,一种是重点评课。常规性的听课记录是按学校规定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的记录,一般都有印制好了的听课记录卡供填写,主要项目包括:教学内容和形式(包括教材、章节、课题和课型),教学过程及要点,体会和建议等。这种记录方式内容精炼,不必面面俱到。重点评屎式的听课记录,主要是体现听课者对讲课的全面评价,通常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入手,列出若干条指标,分项记分作定量评估。如“教学方法"方面,指标通常为:是否运用启发式?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是否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能否完成教学计划?等等
第四篇:怎样写作文评语三下
怎样写作文评语
作者:程茂林
厚厚的一沓学生作文,看来看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该怎么写评语呢?是啊!几十篇学生作文中优秀作文就那么几篇,大多数平淡无奇,大同小异。一句话带过吧,又于心不忍,仔细评价吧,又难于找到优点,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应明确评语的目的是什么,这大家都知道。评语是要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使同学们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我们归纳了作文开篇、过程、结尾和总评四类评语,大家可以评论一下,看看能否用得上。当然,作文各有不同,评语也千差万别。总评:
1、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3、…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4、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5、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6、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7、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8、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9、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10、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11、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12、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13、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 14、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
15、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16、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
17、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
怎样写作文评语
叶堡中心小学
程茂林
2014.5.20
第五篇:怎样写作文评语
怎样写作文评语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着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对于小学生写作文来说,兴趣具有强大的内驱力。教师的作文评语既有评价性功能,又有向导作用。教师精确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学生若有了写作兴趣或作文的自信心,书面表达能力就会快速提高。
因此,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一定要用心写作文评语,使作文评语具有准确性、激励性、趣味性和商讨性。
一、准确性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每篇作文时要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要做到正确、客观,既不要降低要求,也不要随提高要求,更不要在评语中对学生进行责备。教师评语应写得具体明确,又要抓住每位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合理点评,给每一位学生从中有所收获。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习作中行文不通或格式不合理时,在评语时就不能只写行文不通或格式不合理,而应当详细地指出语病或格式的根源,属于什么毛病,应该如何去避免等,像医生一样,开出“对症良方”来。
二、激励性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我们的学生不是不会写作文,而主要是缺少体验,一旦有了丰富的感受,他们会在习作中发挥自己的才 1
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应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准确的标点,一个生动的词语,一句形象的语句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小小成绩,字字句句紧扣学生的心弦。这样学生阅读了老师深情的评语后,感受到老师是用心在关注他,用情在欣赏他,用爱去发现他,这样不但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里距离,而且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和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发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趣味性和商讨性
“教师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那么好动活泼的学生喜欢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获得益处,喜欢在欢笑声中悟出道理。一句幽默的评语,不仅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而且还可以达到一种“笑过之后令人深思”的效果。如,“句号瞪着圆眼睛,叹号哭起鼻子:‘你怎么忽视我在文中应有的位置呢?’这样的一句评语送给不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的学生,作文一逗到底。这样可使学生在一笑之中,马上改之。
老师有老师的眼光,那么学生写作时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并对事物表达出独特的认识,教师并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任意去修改,导致文中美好的童真、童趣在修改中消失。教师对学生习作中不尽如人意之处,要营造宽松的气氛,与学生共同探讨写作问题,一起商量解决办法,这样有效地引领学生进行新的探究活动。如我在读完一篇习作《我家的小鸡》后我写了这么一句:“你
观察得真仔细!你家的小鸡真可爱,如果你把你喜爱小鸡的心情写上,你就是写作高手了!作文评语运用商讨性的语气,这样不但指出了不当之处,而且又提出了新的建议,学生容易接受亲切、平和的语气,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作文评语中如果做到准确、激励、趣味和商讨性,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会从中获得教益。正如一位画家在给他小学美术老师写的信中说道:“老师是您,无数次在我的画本中写下了热情激励性的语言。至此,我还记得好多你的话。您说我是‘未来的画家’,我能成为名画家,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做起画家梦,没想到现在梦想成真。”我想我们能从这故事中受益无穷。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光亮文秘网 www.zghbxy.com 版权所有